浸大视觉艺术硕士毕业展 2025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创意艺术学院辖下的视觉艺术院,将于7月12日至7月27日,在浸大启德校园举办视觉艺术硕士毕业展。毕业展主题为「共枝别干」,展览将展示23位应届毕业生的心血之作。

本届毕业展主题「共枝别干」的概念源自希腊文symbíōsis,意指不同形式的陪伴与共存。我们借鉴清代小说家李汝珍《镜花缘》中「同师独秀」的文化隐喻,表达艺术家在共享同一学习根基的同时,向不同方向成长与发展。每位艺术家都在前人智慧基础上,结合自身创新,形成独特观点。我们探讨艺术实践间相互连结又独立的共生关系,展现知识、风格、创造力与经验的交织与革新。
浸大视觉艺术硕士毕业展 2025 开幕典礼 展览时段 精选展品图片及介绍 其他活動 一般查询 媒体查询及导赏预约
香港浸会大学(浸大)创意艺术学院辖下的视觉艺术院,将于7月12日至7月27日,在浸大启德校园举办视觉艺术硕士毕业展。毕业展主题为「共枝别干」,展览将展示23位应届毕业生的心血之作。

本届毕业展主题「共枝别干」的概念源自希腊文symbíōsis,意指不同形式的陪伴与共存。我们借鉴清代小说家李汝珍《镜花缘》中「同师独秀」的文化隐喻,表达艺术家在共享同一学习根基的同时,向不同方向成长与发展。每位艺术家都在前人智慧基础上,结合自身创新,形成独特观点。我们探讨艺术实践间相互连结又独立的共生关系,展现知识、风格、创造力与经验的交织与革新。

本次展览汇聚视觉艺术硕士毕业生多元的艺术表达,每位创作者以独特思考,将抽象的「共生」概念转化为生动视觉故事。展品如同一棵共生树上的枝干,源自同一胚芽,却随个人经验与艺术理想绽放出独特色彩。这些作品既根植共同基础,也勇于突破框架,迎接艺术中的挑战。艺术家运用多元媒材与形式,重新定义艺术边界,探索从自由幻想到精巧刻画的崭新领域,百花齐放,异彩纷呈。

正如《镜花缘》所述:「那里有一棵枣树,枣子特别大……却不是枣树。这是一棵神奇的树,果仁无定味,吃了可长寿甚至成仙。」李汝珍提醒我们,奇妙常隐藏于平凡之中。在艺术探索中,我们亦从多元媒介与风格,发掘平凡中的永恒魅力。诚邀您踏上这段充满惊喜的艺术之旅,让艺术成为生动的互动庆典,引领我们穿越日常,追寻浪漫梦想的美丽世界。
香港浸会大学视觉艺术院硕士毕业展2025将于7月11日晚上7时正进行,届时并会颁发奖项给予同学。
展览将于2025年7月12日 - 27日,早上11时-晚上7时开放 (星期日及一除外)。

参观人士请预先登记。
请于此连结浏览其中6件展品的图片及介绍。
艺术讲座:艺术创作 vs 艺术实践

踏入艺术文化圈,需在创作热情与发展策略中取得平衡。艺术创作关乎自我表达,而艺术事业则需通过人脉经营、创新突破与生计规划,将这份热情转化为可持续的职业和未来发展。

时间:7月12日 (六)下午1时至2时

地点:九龙观塘道51号浸大启德校园 AVA114室(港铁彩虹站A2出口)

讲者 :

  • 浸大视觉艺术院研究助理教授方敏儿女士

方敏儿女士在当代艺术界拥有近25年的丰富经验,曾与许多知名机构合作,策划一系列探讨香港文化身份及其在当代语境下如何向世界呈现的展览。 她在香港、北京、上海、成都、首尔、纽约等城市均有丰富策展经验,并参与多个评审委员会及项目委员会工作。

  • 浸大语言及文化学部兼任讲师、艺术家陈世乐先生(阿三)

陈世乐先生(阿三)为香港的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及作家,其创作实践探讨文本、文学与绘画的交汇。 近年个展包括:「花晨月夕」(油街艺术空间,2025)及「无艳有序」(POINTSMAN 艺术空间,2024)。 他亦出版展览图录及从事教学、策展及文化传播工作。

 *以英语或广东话进行

 

花藝元素DIY工作坊

参加者将学习运用干花搭配不同素材,创作艺术品。

时间:7月12日 (六)下午3时至4时

地点:九龙观塘道51号浸大启德校园 AVA114室(港铁彩虹站A2出口)

*以英语进行

 

为确保顺利参与展览及相关活动,有意参加的访客请提前填妥下方报名表,成功报名者将获电邮确认。

avamagradshow@hkbu.edu.hk
avamagradshow@hkbu.edu.hk